对于样品的定量分析而言,不论所采取的检测手段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红外光度法等中的哪一种,其定量依据均是被测物浓度与仪器响应信号之间存在严格的正相关关系。
那么,定量分析的前提就是需要用与被测物质相同的标准物质建立一把“具有浓度刻度的尺子”,即获得标准物质浓度与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
内标法与外标法
关于这把“尺子”如何建立,通常有“外标法”和“内标法”之分,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外标法与内标法的区分,即表现为标准物质是否被添加进待测物质中进行测量。
以可见分光光度法为例, 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试剂反应,并在分光光度仪中获得有色产物对应的吸光度值(即仪器的响应信号),进而间接得到标准物质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使用线性拟合,即A = kc + b),其表现形式如图(1)所示,该曲线被称为标准曲线或工作曲线。
在定量未知样品时,在相同条件下通过未知样品与显色试剂反应后得到的吸光度值,代入到标准曲线的公式中,则可得到未知样品的浓度。
外标法的特点及要求:
①操作简单,计算方便,外标法不使用校正因子,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②仪器随着使用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曲线校正;
③对样品量的移取精度要求较高,否则造成分析误差。
在内标法中,是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分别加入到被测样品中形成混合样品。
以可见分光光度法为例,在相同条件下,将这些混合样品分别与显色试剂反应生成有色产物,进而间接得到混合样品中标准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表现形式如图(2)所示。将该线性曲线反向延长后,与横坐标轴的交点的浓度绝对值,即为上述混合样品中未知样品的浓度。
该方法主要用于样品基质复杂、干扰组分较多的未知样品定量分析。
内标法的特点及要求:
①内标法的准确性较高,操作条件和进样量的稍许变动对定量结果的影响不大。
②内标法的缺点是操作程序相对烦琐,每次分析时内标物和试样都要准确称量,不适合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有时寻找合适的内标物也有困难。
芬克快速检测系列产品已应用于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入河口污染排查、新冠肺炎防控应急监测、一带一路南盟沿线国家项目、各省市环境应急事故监测等重大环保项目,受中国环境报社邀请入编《中国环境年鉴(2022)》,亮相2021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获得国民先进品牌称号。
相关文章:----------------COD检测仪的电池应该如何保养
联系电话:0755-89641127
联系手机:15013809846
公司传真:0755-89641863
电子邮箱:lqyabe@163.com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教育北路82号